發(fā)布時間:2024-05-15 17:13:53 編輯:Daisy來源:網絡
A-level數學學什么?ALEVEL數學和國內數學相比難度怎么樣?ALEVEL數學怎么備考才能拿A*?犀牛A-Level課程輔導培訓!
A-Level數學,分為基礎數學(Math)和進階數學(Further Math),是獨立的兩個A-Level科目,一般需要先學完基礎數學,才能學進階數學,在選科時可以單獨只選擇基礎數學。
A-Level 數學的內容有四大模塊:
純數學(puremathematics)
統計數學 (statistics)
機械數學(mechanics)
決策數學(decision mathematics)
純數部分分為了三本書:
純數1,2,3(簡稱P1,P2,P3);
力學分為1,2(簡稱M1,M2),主要學習數學在物理中的應用;
統計學分為統計學1,2(簡稱S1,S2);
在進階數學的內容中還是這三個板塊,只不過進階數學是高等純數1、2(簡稱FP1,FP2),高等力學1(簡稱FM1),高等統計學1(簡稱FS1)。
A-Level基礎數學涉及內容:
A-Level進階數學涉及內容:
和國內數學相比,ALEVEL數學的難度普遍被認為低于國內高中的數學難度,但兩者在教學方法和考察重點上有所不同。
國內高中數學教育傾向于對概念進行深入的解析和應用,通過多樣化的題目類型和難度層次來區(qū)分學生的能力水平。
ALEVEL數學考試則更多地側重于考察學生對課本中公式的理解和應用能力,題目類型相對固定,知識點變化不大,難度較為統一,且存在一定的重復率。
對于國內學生來說,由于數學是他們較為擅長的學科之一,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有著明顯的優(yōu)勢,因此他們在ALEVEL數學學習中往往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。
此外,國外大學在錄取理工科或商科等專業(yè)的學生時,通常會特別看重學生的數學能力,因為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,對于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都很高,這些都是理工科和商科等專業(yè)學習所必需的。
對于從體制內轉軌到國際學校的學生來說,英語能力可能是一個挑戰(zhàn),但數學作為一門相對更注重邏輯和計算的學科,對英語能力的要求相對較低,因此它成為了一個相對更容易入門的科目。這使得數學成為這些學生提升國際課程學習成績的一個良好起點。
為了在A-level數學考試中取得A*的高分,以下是一些關鍵的備考策略:
A-level數學使用全英文教材,包含大量專業(yè)術語。因此,提高英語能力,特別是與數學相關的專業(yè)詞匯的掌握,是備考過程中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
通過閱讀英文數學教材、做題和參加英語數學討論,不斷積累專業(yè)術語,逐步克服語言障礙。
A-level數學考試側重于學生對課本中公式的理解和應用。雖然不強調公式的推導,但熟練掌握公式對于高效解題至關重要。
備考時,應重點記憶和理解各類數學公式,并通過大量練習來加深印象。
A-level數學涵蓋的內容廣泛,知識點繁雜。因此,備考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和考綱,建立清晰的知識脈絡。
結合考綱,識別出考試的重點和難點,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練習。
教材中的習題是鞏固知識點和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資源,應作為備考練習的一部分。
A-level數學考試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知識點,還要求他們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題技巧。
在備考過程中,應注重培養(yǎng)自己的邏輯思維,學會從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。
通過大量練習,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技巧和方法,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性。
備考過程中,要定期復習已學知識點,鞏固記憶和理解。
定期進行模擬測試,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和解題能力,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。
提升英語能力,掌握專業(yè)術語:
深入理解和記憶數學公式:
充分利用教材和考綱:
注重邏輯思維和解題技巧:
定期復習和模擬測試:
犀牛Alevel、IB、AP暑假培訓班已開啟,我們提供包含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經濟等多個學科!根據學生水平提供一對一、小班等多種班型!線上線下均可安排。
?課程類型:3-6人小班授課/一對一授課模式
?授課模式:在線面授均可
?授課語言:中英雙語教學/純英文授課
ALEVEL輔導課程詳情 |
學科 |
ALEVEL數學 銜接班/同步培優(yōu)班/沖刺班 |
ALEVEL物理 銜接班/同步培優(yōu)班/沖刺班 |
ALEVEL化學 銜接班/同步培優(yōu)班/沖刺班 |
ALEVEL生物 銜接班/同步培優(yōu)班/沖刺班 |
ALEVEL經濟 銜接班/同步培優(yōu)班/沖刺班 |
ALEVEL計算機 銜接班/同步培優(yōu)班/沖刺班 |
…… |
我們在上海、深圳,北京、蘇州、南京、無錫、青島、杭州、廣州、合肥、武漢、成都、鄭州、香港均開設的有線下校區(qū),其他城市可以參加線上網課,享受總部師資。
AMC04-17
物理碗04-23
化學競賽01-11